关于对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39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赵玉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对全市农村杂物、旧衣物集中收集统一处理”的建议收悉,经与市住建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破旧衣物、服装废料和建筑垃圾处理难的问题
今年以来,我们专门组织了农村人居环境调研小组,分别就旧衣物、生产废弃布料、建筑垃圾、秸秆垃圾等出路和处理问题进行了广泛调研,撰写了详细的调研报告,并向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反复征求意见,着力解决破旧衣物、服装废料和建筑垃圾处理难题,近期将以《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难点问题处理意见》下发到县(市、区)参考借鉴。
(一)关于破旧衣服、废旧布料回收问题。一是建仓储。以县(市、区)或乡(镇、涉农街道)为单位,建设临时仓储点,将周边镇村纺织企业、个体服装加工厂、家庭手工小作坊等,生产后的边角料、废弃料以及村民不用的棉麻品、服装以及各农户废弃的破旧衣物、被褥等,进行临时存放。由县乡政府组织供销等部门,统一联系厂商,定期到仓储点集中进行回购处理。二是找回购商。目前,北关区长期有20多家公司对柏庄镇和高新园区内产生的废旧布料、破旧衣物、纺织边角料进行回收,其中可利用的旧布料、旧衣裤回收价格在3000-6000元/吨,一般的边角料每吨回收价格在1200元/吨,回收后制作扫地拖把、大棚保温布使用。废弃的布条、线条布回购到水泥厂、发电厂当燃料使用,价格在200元/吨左右。三是抓招商。纺织行业规模小、产量低的县(区),可结合北关区现有市场规模,实施资源整合,能引到当地就到当地,不能引到当地,也可以把原材料运出来,真正实现各类废旧纺织品、破旧衣物、废旧布料有出路可循,有效避免废旧布料乱倒乱扔。
(二)关于各类农村建筑垃圾治理问题。一是建基地。以县(市、区)为单位,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2-3个建筑垃圾集中存放点,村庄较多、人口稠密、面积较大的乡镇可单独建设集中点,将各类废砖头、废瓦片、废旧水泥块、废旧沥青路面石等,垃圾处理厂处理不了的建筑垃圾,集中存放点进行统一管理。集中存放点要建立规范的隔离墙或围挡,定点存放,定人管理,定时收集,定期登记造册,有效防止各类建筑垃圾乱倒乱扔。二是找出路。集中存放基地可根据公司、企业或村民需求,有偿或无偿提供给对方,用于道路硬化、填充路基、填补宅基地、砌围墙、平整路面、假山造景等,实现建筑垃圾再利用。三是变废为宝。积极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通过对建筑垃圾进行加工提炼,生产面包砖、空心墙、填充料等,实现废旧利新效果。学习借鉴安阳县经验做法,在韩陵镇东梁贡村引进了建筑垃圾粉碎机项目,将各类建筑垃圾粉碎后,再通过筛选机进行分离,当作原材料提供给水泥生产商、砖瓦生产商等,实现建筑垃圾再利用。
二、关于加强和完善垃圾收运设施建设的问题
我们主要开展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完善人员保障。目前,全市共配备村庄收运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12961人(含公益岗位人员),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工作有人管,有人干。二是完善设备保障。全市配备标准垃圾收集桶14.8万个。配备村庄垃圾收集车辆(电动三轮、人力三轮等)5238台,大型垃圾中转车辆382台,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得到及时收运。三是完善垃圾中转设施。林州市建设有垃圾中转地埋桶780个;安阳县建成中转站30座;汤阴县建成中转站7座,内黄县在建中转站16座,滑县建成中转站21座,保障农村生活垃圾得到及时转运。
三、关于增设废旧衣物回收设施问题
我们与市供销社联合协调县乡分社,与衣衣不舍等企业沟通协调,在各镇村适当增加废旧衣物回收站(点),在各行政村内增设废旧衣物回收箱。同时,督促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政府加强对废品回收企业、个人的管理和引导,投入适当财政资金,增加回收网点建设,真正解决废旧衣物可回收,有去处。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配合市住建局、供销社等部门推进破旧衣物、服装废料和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工作,督促指导县(市、区)政府,不断完善回收、转运、处理设施,助力我市废旧物品回收处理工作顺利开展。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4年6月20日
联系单位:安阳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3808219
联系人:于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