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45号议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7-15 信息来源:秘书科 字体大小:

尊敬的刘翠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议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抓好农业污染综合防控,打造生态农业。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发展工作,积极开展种植业污染防控、养殖业污染防控和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有效防控种植业污染,持续做好化肥减量增效工作,2023年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0%,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1.28%。持续做好农药减量控害工作,2023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统防统治面积1331.52万亩次,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2.31%。持续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2023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95.52%。积极推进农膜回收利用工作,2023年全市农膜回收率99.3%。着力解决养殖业污染,截至目前,全市规模畜禽养殖场1388家,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2023年全市共排查养殖场(户)4244家,发现问题场(户)231家,整改到位216家,向生态环境部门移交相关问题场(户)15家。持续推进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全市安全利用类耕地100%实施安全利用措施,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

  (二)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要求和工作部署,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谋划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积极创建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设施装备先进、增产方式绿色、一二三产融合、辐射带动有力、农民增收持续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促进农民增收、带动本地农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目前,我市共获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批准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5个,为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三)加大惠农产业扶持力度。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出台了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振兴、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等一系列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加强化“富民乡村产业”的保障措施,提升“乡村振兴”发展动能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2019年以来,全市用于产业发展的各类财政资金15.2亿元,重点支持优质小麦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强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等。三是强化科技支撑。市政府成立了以农技推广、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水产养殖等11个农业专家服务组,组建了由240名农技人员参加的特色产业技术服务队,为推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无缝对接服务和精准技术指导。据统计,2019-2023年全市累计开展农业技术培训33.4万人次,遴选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50余项。

  (四)强化高素质农民培训。一是以点促面,培育乡村振兴的“排头兵”。通过树立典型,调动更多农民的学习主动性,营造学技术用技术氛围,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全国百名杰出优秀学员”晁顺波、“全国百优保供先锋”杜焕永、“全国十佳最受欢迎特聘农技员”杨广军等,用行动诠释工匠精神,充分展示了我市新时代新农民的新风采。二是以赛促学,打造农民素质提升的“练兵场”。举办2023年安阳市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大赛,36个参赛项目涵盖了全市现代种养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与乡村旅游产业等优势产业。通过同台竞技,专家点评,进行交流学习,发现不足、寻找方法,打造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搭建了合作发展的桥梁,进一步成长为农业领域的佼佼者。三是以学促用,建设农民素质提升的“加油站”。在全市遴选了13所设施环境好、示范能力强的农民培育实训基地,通过实地观摩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带来的视觉效果,亲自动手操作新型农业生产模具,将理论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让他们成为学得好、干得好、带得好的“三好”农民。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土地使用权过于分散,一家一户的耕作方式和门类齐全的产业结构仍占主体,农业面源污染呈现“点多、面广、分散、处理难”的状况。群众环保意识仍较淡薄,有关农业面源污染的知识匮乏,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意识较为强烈,对农业生产投入物造成的环境危害重视不够,对农业生产废弃物随意堆放的陋习还不同程度存在,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政策措施到位难。

  2、财政支持资金来源单一、数量较少。上级对产业支持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很少,市县两级几乎为零,对庞大的需求来说是杯水车薪。

  三、下一步打算

  1、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全面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一步丰富环保宣传教育内容和方式,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科学普及、舆论宣传和技术推广,增强民众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调动民众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一方面政府拿出专项资金设立风险代偿金,由金融工作和农业农村部门会同银行共同管理,支持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乡村产业发展,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这些年我们立足自身职能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与乡村振兴的目标、群众的期盼和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加倍努力工作,为安阳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关注,欢迎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

 

                                                                                                                                                         2024年6月20日

  联系单位:安阳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3808219

  联系人:于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