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11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7-16 信息来源:秘书科 字体大小:

  尊敬的贾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广安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创建模式”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全面探索“投融建运管”一体化运行机制,提升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能力,我市广润坡14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被评为全国唯一的《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化示范区》,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创建安阳模式,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安阳经验和参考。

  一、整合优质建设资源

  广润坡14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采用“EPC+O”(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打造成“河南一流、国内领先”的精品工程。一是统筹整合优质资源。整合河南隆邦勘测、河南瑞通集团先进的设计施工管理理念,引进尚亚德农业科技公司组建的专业运营服务团队。在运营期5年内进行规范化运行管理、专业技术培训等,解决了建后“不会用、不能用、无人管”的难题。二是深度优化设计方案。该项目设计公司、总承包方、施工企业、建设方的主要负责人全过程参与项目规划设计,在规划期内经过多次现场勘测、调整设计确定建设方案,有效提升了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三是合理控制投资成本。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充分利用现有可利用的工程措施进行维修改造,降低项目投资近8%;通过集中批量采购,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5-6%;由原来的计划投资3000元/每亩,控制到了2763元/每亩。四是有效降低管理费用。总承包商(EPC)作为对业主负责的唯一责任方,结合建设方、监理方建立多重监管机制,在招投标阶段、产品检测、工程验收、监督、监管等各个环节中减少管理费用近35%。五是有序推进工程进度。因总承包商(EPC)对施工分包商、设备供应商、技术服务商的选择拥有决定权,能最大程度的体现总包方的统筹与综合协调能力,该项目原计划工期6个月,3个月内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任务,提前90天完成,缩短工期50%以上。

  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

  广润坡14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在项目建设的同时,同步引入农村土地托管专业化种植企业中原粮仓,对项目区农田进行“耕、种、防、收、售”全过程托管,携手河南中粮集团,依托汤阴县国臣农机专业合作社,结合示范区内65家农业种植合作社、农场主、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形成了保姆式经营、智能化作业、呵护式服务,将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结合,实现“乡镇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运营公司”农业托管新机制,实行统一耕种、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管理体系,促进农业增产、农村增效、农民增收。

  三、落实减耗增效措施

  在安阳市广润坡14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根据农作物种类、土壤结构、地形地貌的不同,采用了固定式喷灌、自动伸缩式喷灌、平移式喷灌等八种不同的灌溉模式,充分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相结合,通过“双水源一系统”的技术创新和水肥一体化设施的应用,灌溉用水效率达到0.85,节水25%-30%,年节约用水量996万方,节水节能效益约1744万元。亩均节肥15%左右,可实现年节肥2350吨以上,节肥效益约700万元。压减填封机井445眼,新建地表水取水泵站40座,建立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的“双水源”灌溉体系,充分利用“灌(溉)、排(涝)、补(源)”三用沟渠,长期补充地下水,既保证了灌溉用水,又压减了30%-35%的地下水开采量,实现了水生态平衡。

  下一步,我们会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持续改善现有田间工程配套基础设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全市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2024年6月20日

  联系单位:安阳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3808219

  联系人:于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