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5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7-16 信息来源:秘书科 字体大小:

尊敬的刘瑞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促进高标准农田提质增效”的提案收悉,经与市水利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利用节水灌溉专项资金,推进灌区工程基础建设”的回复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2011-2022年,我市发改、财政、国土、水利、农业等部门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21.17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572.55万亩的73.56%。我局负责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以来,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包含于正常建设项目中,随年度项目建设完成同步建设到位)。

  (二)水利部门灌区建设方面。近年来水利部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对大中型灌骨干渠道进行改造,把农业灌溉用水引到田间地头,为我市粮食连年丰产丰收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十四五”灌区建设情况:一是大型灌区。红旗渠灌区、大功灌区(滑县)、渠村灌区(滑县)列入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漳南灌区(幸福灌区部分)列入了国债项目。大型灌区项目总投资60013万元,建设期2021-2025年。二是中型灌区。瓦岗灌区、琵琶寺灌区、珠泉灌区列入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五陵灌区列入了国债项目,总投资21570万元,建设期2023-2025年。建设任务主要包括渠道整治、配套建筑物建设和灌区信息化建设。工程完工后,可恢复、改善灌溉面积97.68万亩,年提高节水能力2320.17万立方米。

  二、关于“加强科技投入力度,培育稳定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回复

  在加强科技投入力度方面,我市成功打造的广润坡14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成效明显。示范区依托科技赋能,超前布局智慧农业指挥调度中心、智慧农业云平台,系统集成遥感测产、墒情监测、智能水肥、无人农机、地力提升等先进技术,推动物联网、人工智能、5G技术与核心区建设有机结合,实现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精准控制。2023年5月27日,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在安阳县瓦店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举行了“中国农业大学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动,示范区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优秀示范引领基础上,同时成为产学研基地,极大丰富了高标准农田内涵。

  三、关于“建立技术服务监督制度,完善资源利用监督与奖惩机制”的回复

  一是建立工作协调机构。成立了安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专人负责,专班推进,为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落实目标责任制度。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纳入对县(市、区)党委、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每年制定建设计划,分解目标,落实责任。三是严格绩效考核。严格按照《河南省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河南省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组织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成立绩效考核工作组,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走访群众、书面反馈意见等程序对各县(市、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年度激励奖励的重要依据。

  四、关于“树立样板,加大示范宣传力度,转变节水灌溉观念”的回复

  我市打造的广润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成为国内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领域的优秀典范,创建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认可,截至目前,共有来自全国12个省市的农田建设系统、累计8100余人次组队带团来安观摩学习,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农民日报、河南日报、安阳日报、安阳电视台等各级主流媒体也对我们的示范区建设多次进行全面报道,使我市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成功经验得到了较好宣传推广。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会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持续改善现有田间工程配套基础设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全市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2024年6月20日

  联系单位:安阳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3808219

  联系人:于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