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84号提案的答复
市九三学社:
您提出的关于“粮食生产利益保障机制”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
2011-2022年,我市发改、财政、国土、水利、农业等部门总投资56亿元,共建成高标准农田421.17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572.55万亩的73.56%。2023年我市高标准农田新建项目20个,建设任务19.4万亩,目前所有项目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已大头落地;2023年我市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9个,建设任务45万亩,目前正加快推进示范区项目建设。
二、烘干设备情况
全市已建粮食烘干机160台,日烘干能力1.28万吨。组织全市260名粮食经纪人联系了邯郸市208家种植合作社、企业等主体,烘干设备244台、座,开展湿粮转运应急烘干,预计可利用日烘干能力5.6万吨。内黄县已做好将近300台尖椒烘干机改造小麦烘干方案,日烘干能力可增0.3万吨。这三项合计我市日烘干能力达到7.18万吨,能满足我市按照单季(夏粮或秋粮)粮食产量最高值的65%测算烘干能力6.8628吨需求。
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持续培育多元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
一方面发挥公益性服务机构的主导作用,重点开展公益性、基础性服务,如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土壤环境监测、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另一方面重点培育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服务模式上,一种是实行菜单式服务,明码标价;另一种是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在服务载体上,依托供销合作社、农技农机部门资源优势,整合社会性服务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服务资源,建立区域性综合农业服务中心,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服务过程全覆盖。
(二)是持续拓宽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
坚持以小农户服务需求为导向,服务领域从产前、产中不断向产后延伸,搭建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重点加强土地全程托管、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存放维护、粮食烘干储藏等服务领域,实现生产经营环节全覆盖。
(三)是持续加大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支持
围绕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用地、人才等方面,创设农业社会化服务配套政策,优化支持方式,提高扶持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要整合各类资源,引导生产要素向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集聚。要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建立健全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体制机制,通过设立政府专项扶持基金吸引、撬动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参与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四、提高粮食就地加工转换能力
2023年,我市小麦产量206万吨、玉米产量164万吨。根据粮食部门统计数据,全市年实际加工小麦331.5万吨,主要销售到外地。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面粉加工企业4家,分别为:益海嘉里(安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安阳辛安面业有限公司、河南省福乐道口面业有限公司、河南利生面业有限公司,市级龙头企业中面粉加工企业6家。
我市粮食加工能力远超本地粮食产量,所加工粮食需要大量调入,存在主要问题在精深加工方面,我市粮食加工企业主要从事面粉加工,仅有中粮在汤阴有4条大型挂面生产线。另有嘉士利、健丰、玫瑰谷等企业从事饼干、面包加工,但使用的为外调的弱筋小麦(我市小麦生产以强筋小麦为主),需求量也较小。小麦加工的终端除了滑县有部分为育种外绝大多数止步于面粉,产品附加值较低,收益较小。
下一步,我们将紧密依托中国农科院安阳创新基地建设,加强与农科院进行先期对接,推动农科院特别是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的科研成果优先在我市农业企业推广应用,引领我市粮食生产和加工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得到您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
2024年6月20日
联系单位:安阳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3808219
联系人:于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