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94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丁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乡村振兴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
从2014年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到2018年开始高素质农民培育以来,目前,共培育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2万余人。他们作为农村创新创业先行者,将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现代经营理念和产业发展模式引入农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工作部署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原则,积极探索有效培育路径和方法,通过规范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方案、创新培训模式、做好跟踪服务“四要素”,对需要培育的对象建档立卡,建立农民培育资源信息库,统筹规划不同对象的培育计划,做到对象精准、需求精准、供给精准。
(二)规范培育过程,提升培育实效
通过每年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需求摸底调研,优先选择种养规模大、学习意愿强、文化程度高、年轻力壮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骨干成员等作为培育对象。积极吸纳有劳动能力的留守妇女、残疾人参加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培训机构通过政府公开招投标和专家评审方式遴选产生。培训内容主要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设置培训内容。聘请省、市、县副高以上专家和乡村土专家担任培育教师。培训材料选用“河南十大优势特色产业”精品教材和农业农村部规划教材。同时,培训中增加了实操比例,来提高参训学员热情。培训结束后,对参训学员跟踪技术服务,解决学员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同时,搭建微信学习交流群,有问题专家及时解答,实现网络服务零距离。
(三)创新培训手段,确保培育质量
一是以点促面,培育乡村振兴的“排头兵”。通过树立典型,调动更多农民的学习主动性,营造学技术用技术氛围,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二是以赛促学,打造农民素质提升的“练兵场”。举办2023年安阳市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大赛,通过同台竞技,专家点评,打造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搭建了合作发展的桥梁,进一步成长为农业领域的佼佼者。
三是以学促用,建设农民素质提升的“加油站”。我们在全市遴选了13所设施环境好、示范能力强的农民培育实训基地,通过实地观摩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带来的视觉效果,亲自动手操作新型农业生产模具,将理论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让他们成为学得好、干得好、带得好的“三好”农民。
(四)强化舆论引导,加强示范带动
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微信等各类媒体,多形式、多途径地宣传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成功做法与先进经验,营造科教兴农、学习先进的舆论氛围,引导农民向爱学习、善学习转变。
二、下步乡村振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重点
拓展培育渠道。围绕乡村振兴,在粮食和畜牧主要特色产业及农机化发展,采取育训结合,做好一二三全产业链培育规划。加快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把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龙头企业骨干和农业社会化服务能手等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加强技能培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把回乡务农创业的大学生、青壮年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支持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招录农村有志青年特别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的“农二代”,培养一批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后继者。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中、高职学历教育的衔接,全面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希望您今后继续关心、关注和支持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建议,共同为我市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6月20日
联系单位:安阳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3808219
联系人:于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