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404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李红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运用‘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我市部分县(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广度和深度仍不够宽,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占比仍不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还不够牢固的问题
我市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统筹推进农田水利建设。2021年、2022年,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连续两年被省政府通报表彰,均获得省政府绩效考核奖励1500万元。
(一)加强队伍建设。我市将加大统筹推进农田建设队伍建设力度,继续加强对各县(市、区)农田建设管理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指导,培养一批有较强业务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保障农田建设工作按照国家、省、市要求落到实处。
(二)抓好规划设计。我市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专班,已完成《安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的编制,全市农田建设有规可依。同时积极督促各县(市、区)遵循《规划》,科学设计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抓好年度项目实施,严把项目工程质量。
(三)注重示范创建。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创建的相关要求,对广润坡等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护,着力打造一批“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环境生态化”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四)强化建后管护。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明确管护主体、细化管护责任,落实管护人员、经费和措施,确保高标准农田建得好、管得好,长期发挥效益。
二、关于我市大部分农村共同富裕产业仍不够持续,数量较少且单一,农民增收渠道还不够多样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四优四化”为重点,深入推进乡村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产业支撑。
(一)制定产业规划,明确发展定位。一是制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乡村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安政办〔2019〕37号),确定了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近、中、远期发展目标,提出了加快发展优质粮油、优质果蔬、优质中药材、优质草畜、农产品加工等7大区域特色产业重大任务。二是突出区域特色。积极推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累计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2个,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规模效益和带动效应。
(二)制定支持政策,形成发展合力。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出台了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振兴、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等一系列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构建财政支农政策体系,扎实推进乡村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的各类财政资金重点支持优质小麦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强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等。三是强化科技支撑。市政府成立了以农技推广、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水产养殖等农业专家服务组,组建农技人员参加的特色产业技术服务队,为推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无缝对接服务和精准技术指导。四是实施品牌带动。充分发挥品牌带动效应,先后培育了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品牌,有效提升了安阳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截至目前,全市市级以上知名农业品牌105个、绿色优质农产品138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
(三)强化示范带动,提升阶段成效。一是粮食产业提质增效。2023年,全市优质小麦133.2万亩、鲜食玉米35.1万亩、优质红薯13.26万亩、优质谷子11.45万亩。二是特色瓜菜高质量发展。全市瓜菜面积稳定在132万亩、产量466万吨。探索推广了滑县八里营“大棚两茬香瓜一茬菜”、内黄梁庄“温棚黄瓜套苦瓜”、安阳县韩陵“早春+秋延大棚西红柿”、内黄六村“蒜椒套”等先进种植模式,推动了瓜菜产业快速发展。三是草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市肉牛存栏3.66万头、肉羊存栏59.23万只、高产奶牛存栏1.63万头,分别超过2023年预期目标46.4%、85%、1.9%,保障了肉、奶供应充足。四是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市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70余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12家,全市农产品加工率达到80%。
三、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实施力度仍不够大,项目大部分集中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先进村,整治力度不均衡,实现所有行政村乡村振兴“小而美”发展目标步伐还不够快的问题
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顺利进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阶段,连续几年被评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进市”。
(一)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资金问题。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专项资金。从2021年起,每年通过发改部门有1个县(市、区)指标,从2021年至2023年主要涉及到林州市、殷都区和汤阴县,目前部分建设内容正在推进当中。
(二)有效开展空心村(空心宅院)、破旧院落和残垣断壁治理工作。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按照政府引导、集中规划、群众自愿,一村一品、一村一型,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原则,大力开展空心宅院和残垣断壁治理工作。在不改变宅基地权属的前提下,通过“一宅变四园”进行逐户改造,着力打造宜居宜业人居环境。
(三)广泛开展村庄背街小巷道路综合整治工程。2021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在全市开展了村庄背街小巷道路综合整治工作。截至2023年11月下旬,全市9个县(市、区)共完成村庄背街小巷道路硬化6.9万条,惠及农户30多万户,基本解决了村民群众“晴天一腿灰、雨天两脚泥”出行难问题。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围绕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设计、示范创建和后期管护等方面,紧抓短板弱项,进一步提高广度和深度,真正为保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安阳力量。
二是紧紧抓住产业可持续、农民增收渠道多样化路子,瞄准专精特新新途径构建新业态、新产业链,真正实现强农富民目标。
三是积极推进宜居宜业和美安阳建设。以“六清六治”“五星”支部创建、“双百”帮扶为抓手,广泛开展垃圾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空心宅院和残垣断壁治理,进一步提升村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此件已在网站公开)
2024年6月20日
联系单位:安阳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3808219
联系人:于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