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415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郭慧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业科技帮扶体系”的提案收悉,经与市农科院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构建科学全面的农业培训计划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原则,积极探索有效培育路径和方法,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立农民培育资源信息库,统筹规划不同对象的培育计划,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做到对象精准、需求精准、供给精准,真正做到想农民所想,解农民所急。从2014年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到2018年开始高素质农民培育以来,截止目前共培育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2万余人。
二、设立便捷、专业的科技资讯路径
一是加快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通过远程教育网、专家语音系统、“农技短信”、现代农业物联网等智能系统,围绕农作物生产关键阶段,提供田间管理技术信息,及时开展准确有效服务;二是利用中国农技推广APP线上服务。推动农业科研教学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利用信息化技术、互联网理念,开展农情采集、信息咨询、互动交流、在线学习、技术普及等活动,全面提升服务效能。三是农业技术服务“云”多样化。通过微信、视频、腾讯会议、抖音直播等形式,跨时空高效开展“云”服务、“云”会诊,及时解决在农业生产中农民遇到的问题及难题。
三、加大现场巡视、指导频率
一是以点带面。主要依托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结合主推技术、主导品种观摩和培训,充分发挥试验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确保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二是下沉式服务。组织农技推广部门、科研院所等技术专家,采取包村联户到田的方式,下沉到一线,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有效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三是线下线上融合。线下采取理论培训、田间地头现场指导面对面服务,线上通过微信、短视频、抖音直播等方式开展服务,向农民提供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
四、注意农业科技指导员储备
一是提升农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定期组织基层农技人员培训、进修、外出学习,同时选派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取经学习,开阔眼见,增长见识。二是建立科技人员工作机制。构建以“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系到户”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技术服务模式,组织全市农业推广、畜牧、检测、能源等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采取现场指导、电话指导与构建微信服务平台相结合的方式,提供随时随地的技术服务,帮助脱贫致富。三是打造高素质县域农技服务团队。建立健全由农技推广首席专家、农技指导员、特聘农技员以及农业科技示范主体构成的县域农技推广服务团队,形成了“专家+技术指导员+示范基地+科技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推广服务机制,探索农技推广服务新手段,鼓励和支持多元主体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带动大范围、大区域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提高农技推广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五、关注老一代农民的经验传承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既需要科技专家、管理人才的“顶层设计”,更离不开“土专家”“田秀才”丰富的实践经验。针对不同类型人才,我们“量身定制”人才培育计划,做好服务保障,完善人才发展体系,不断增加“土专家”“新农人”等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助力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乡村振兴人才。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农业科技帮扶体系的建设,不断提升培训效果、创新农业科技帮扶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能。
(此件已在网站公开)
2024年6月20日
联系单位:安阳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3808219
联系人:于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