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黄县:
北斗赋能智慧农机 90余万亩小麦收割正酣
(全力以赴战“三夏”)
眼下,随着小麦自南向北陆续成熟,内黄县90余万亩小麦迎来丰收季。田间地头,装载北斗系统的现代化联合收割机穿梭作业,智慧农机助力夏粮抢收跑出“加速度”,确保颗粒归仓。
5月31日,在内黄县六村镇高标准农田里,5台安装北斗系统的联合收割机正在高效作业。金黄的麦穗被快速卷入割台,脱粒后的麦粒随即流入储粮仓,田间弥漫着丰收的气息。“这块地曾是盐碱地,改良后亩产预计可达1000斤。”六村镇后化村村民王海周难掩喜悦,“12亩地,不到两个小时就收完了,全程机械化太省心了!”农机手李壮介绍,北斗系统可实时测算作业亩数、监测机械状态。两台收割机昼夜轮班,每天能收割300余亩,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30%。
为保障夏收高效推进,内黄县组建28支农机服务小分队,深入乡镇、合作社开展技术指导。“我们统筹调配70余台收割机,抢抓晴好天气昼夜抢收。”六村镇党委委员刘珂表示,该镇已备足烘干设备和晾晒场地,确保小麦“成熟即收、收完即干”。内黄县农机发展中心副主任刘献锋介绍,全县设立3个跨区机收服务站,为2500余台联合收割机提供油料、维修、气象等“一站式”服务,并提前完成设备检修,确保“机等田、不误时”。
针对极端天气风险,内黄县新增10台粮食烘干机,全县35台烘干设备日处理能力达3000吨。“即收即干”模式有效避免小麦霉变损失,为夏粮安全上好“保险锁”。同时,县农业农村部门联合气象部门建立预警机制,通过短信、手机APP实时推送天气信息,指导农户科学安排收割。
近年来,内黄县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转型,全县小麦综合机械化率超99%。“北斗+农机”模式不仅实现精准作业、节约成本,还通过大数据平台优化调度,减少空驶率。
目前,内黄县夏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金黄的麦浪中,智慧农机与辛勤农民共同绘就一幅现代农业丰收图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