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战“三夏”)多措并举保“三夏” 金穗归仓进行时
国网汤阴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宣传安全用电知识
五陵镇麦收现场
截至6月9日,汤阴县夏粮作物已收获 53.83万亩,占夏粮作物种植面积的 98.05%。全县秋粮作物已播种 33.31万亩,占全县预计播种面积的60.45%。下一步,汤阴县将锚定“三夏”生产目标,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秸秆禁烧管控与秋粮抢种工作,全力确保农业生产有序推进、粮食颗粒归仓。
麦收时节保电忙 护航“三夏”粮满仓
“老李,收割机作业时一定要注意与电线杆拉线保持安全距离,碰到这方面的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联系我们!”6月5日,在宜沟镇高耳庄村的麦田里,国网汤阴县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队员代燕国一边向农机手发放《麦收安全用电告知书》,一边叮嘱相关注意事项。
“我们结合往年麦收用电特点,提前对涉及农业生产的线路和配变台区开展全面排查,重点检查电线杆拉线、绝缘子、变压器等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该公司运维检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以来,我们已累计巡视线路300余条次,处理电缆缺陷隐患10余处,为麦收期间可靠供电打下坚实基础。”
针对麦收期间临时用电点多、面广的特点,该公司依托10个供电所组建了“三夏”保电服务小分队,24小时响应农户用电需求。同时,加强对灌溉机井、粮食烘干设备、农业合作社等重点场所的用电检查,指导用户安全用电。
该公司还采取“人巡+机巡”的模式,统筹安排巡视计划,对线路设备进行全方位、全覆盖“把脉问诊”,切实提高巡视效率,有力保障输电线路稳定运行。在线路巡视中,该公司充分利用无人机的灵活特性,通过人机配合,仔细排查引流线夹及金具连接点是否存在裂缝,认真核对线路名称、电杆编号等。针对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及缺陷,该公司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到人,真正实现线路的精益化巡视。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开通“三夏”用电服务绿色通道,简化各类农业生产用电报装流程,容缺办理,针对临时用电,特事特办、快事快办,做到当天申请当天供电,及时满足客户用电需求,为夏粮丰产丰收提供安全可靠的供电服务。
“三夏”时节抢农时 颗粒归仓庆丰收
6月5日,在菜园镇大偏店村的金色麦浪中,正在开展巡查的村“两委”干部发现,一台突发故障的收割机准备在麦田内就地维修,立刻上前劝阻,并协助农机手及时将故障机械转移至空旷地带。“田间秸秆堆积,农机维修产生的火星极易引发火灾!”这一快速反应,正是菜园镇扎实推进“三夏”安全生产工作的生动缩影。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眼下,“三夏”生产的大幕在菜园镇全面拉开,8.2万亩小麦正陆续收割,广袤的田野上到处是紧张而有序的繁忙景象。麦收、禁烧与“三夏”安全工作齐头并进,成为当下菜园镇工作的重中之重。
抢抓农时,全力推进夏粮抢收。为确保小麦应收尽收、颗粒归仓,该镇统筹调配农业资源,组建“三夏”生产服务专班,提前摸排农机需求,协调200余台收割机、100余台运输车辆投入麦收作业。在各村设立农机服务站,提供油料供应、机械维修、跨区作业指引等“一站式”服务,打通麦收“最后一公里”。
严防死守,筑牢秸秆禁烧防线。秸秆禁烧是“三夏”工作的重中之重。该镇划分10个禁烧责任区,组织300余名党员干部、志愿者成立巡逻队,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通过“人防+技防+物防”组合拳,实现重点区域全天候监控。截至目前,该镇已成功劝阻违规田间作业行为5起,未发生一起秸秆焚烧事件。
麦浪翻金穗,丰收正当时。“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统筹协调,做好服务保障,确保‘三夏’生产各环节衔接有序,力争早日完成收割任务,以实际行动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绘就乡村振兴的丰收图景。”该镇党委书记张玉洲表示。
推广优质高产小麦品种 五陵镇良种覆盖率达100%
仲夏时节,麦浪滚滚。6月9日,记者从五陵镇了解到,连日来,该镇6.3万亩小麦陆续成熟收割,金黄的麦穗随风摇曳,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走进五陵镇的麦田,金色麦浪中,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麦粒尽数归仓。只见收割机穿梭在金色的麦浪中,割穗、脱粒、粉碎秸秆等工序一气呵成,一粒粒饱满的麦粒倾泻而下,装满运粮车。“现在收割又快又好,以前人工收小麦得忙好几天,现在大半天就搞定,还能减少损耗。”种粮大户李大哥擦着额头的汗水,脸上洋溢着笑容。
五陵镇提前谋划、科学部署,全力抓好小麦生产各环节。在播种阶段,积极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全镇良种覆盖率达100%;生产过程中,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为农户解决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难题;同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修缮灌溉水渠、更新灌溉设备,有效保障了小麦生长用水需求。
“高质量种植小麦不仅让农户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更为全镇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五陵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小麦晾晒、收购等后续工作。同时,积极引导农户抢抓农时,及时开展夏种工作,为全年粮食生产开好头、起好步,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