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黄县后河镇: “田间管家”坚守 绘就民生“丰”景
6月11日,内黄县后河镇桑村的麦田里,金色麦浪随风起伏。田埂间,刚刚结束了巡查的内黄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派驻桑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刘军广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望着广袤的麦田,语气坚定地说:“确保颗粒归仓,就是守住咱老百姓的饭碗!”
在桑村这片金色的海洋中,刘军广统筹组建了一支由党员组成的突击队,队员活跃在田间地头,既是宣传秸秆禁烧政策的“宣传员”,也是保障丰收的“技术员”,更是排除麦田隐患的“安全员”。
桑村的服务实践只是后河镇服务 “三夏”一个缩影。面对“三夏”大考,后河镇党委、镇政府坚持全镇“一盘棋”,构建起“人防+技防”双保险体系,在全镇科学布设32个禁烧值守卡点,形成严密的前沿哨所网络,将网格化责任压到“神经末梢”;充分发挥“蓝天卫士”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作用,设立专职监控指挥中心,对全镇农田进行无死角、全覆盖的源头监控。该中心实时捕捉疑似火点、监控收割进度,并迅速协调就近巡查力量或应急分队赶赴现场核查处置。此外,镇、村两级均组建了由精干力量构成的快速反应应急小分队,并配备应急消防设备,一旦巡查人员或“蓝天卫士”发现火情或安全事故苗头,应急小分队能立即响应、就近出击、高效扑灭,形成“火点即现即灭”的闭环处置链条,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劳动成果与生态安全。
“‘三夏’是关乎全年粮食丰收和生态安全的关键一役。我们必须发挥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这一关键力量,把党支部建在田埂上,把党旗插在麦田中,坚决打赢这场抢收与禁烧的硬仗!”内黄县后河镇党委书记陈利勇说。
金色麦浪翻滚,镰刀与机械轰鸣合奏着丰收序曲。在后河镇的田野上,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员将“颗粒归仓”的承诺写在每一垄饱满的麦穗间,生动诠释着基层党组织如何凝聚力量,将国家粮食安全细化为田间地头的坚守。
相关阅读: